关于中国职称制度沿革时间线事件的介绍
职称制度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产物,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确切是从1986以来,职称制度逐步迈入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轨道,在人才评价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和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与管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素质及如何使用人才资源的竞争。职称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能否调动和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整合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这就为更集中地、更大限度地利用职称手段开发人才资源提供了前提。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发展历程
■1949—1956年 技术职务任命阶段
这一阶段,技术人员的职务由各单位行政领导和组织部门考核任命。国家对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前取得的技术职务予以保留和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侧重技术学术的职称系列。职务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单位根据需要和机构编制情况,确定技术职务数量,职务与工资待遇挂钩。
■1956—1961年 “学衔”称号阶段
1955年,《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条例》《科学研究工作者学衔条例》等11个条例起草,明确了“学衔”是国家根据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的学术职务称号。
■1961—1963年 “学术称号”阶段
由于当时并没有与“学衔”制度相对应的学位制度,有关部门开始建立一种有别于职务、不与工资等级挂钩、用以标明学术技术水平的学衔、称号制度,并用“学术称号”替代“学衔”,不过未能在各行业普及。“文革”爆发后,所有职称工作全部冻结。
■1978—1983年 技术职称评定初期阶段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国家恢复和完善了职称评定制度。职称作为一种学术或技术称号,没有岗位要求、数量要求和 *** 。新中国初期的“技术职务任命制”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技术职称评定制”。
■1983—1986年 职称评定暂停整顿阶段
因职称制度存在缺陷,导致职称评定工作出现很多问题。1983年10月起,全国学术职称和业务技术职称的考核、评定、晋升、授予和发证等工作暂停进行,并启动职称改革方案研究。
■1986年—今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阶段
1986年, *** 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原22个职称系列调整为29个职称系列,职称系列更全面,职称聘任制度更合理。
■1994年—今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994年开始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包括准入类职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在继续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同时,逐步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未来发展
要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契机,更新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之一资源的意识;扩大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人才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握原理,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做好规划,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前提;深化改革,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保障;强化培训,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改善结构,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和智力,为壮大现有人才队伍注入新生力量。
新中国职称评定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 *** 本着维持原职原薪的政策,对专业技术人员原有的任职资格、学位、学衔及职务一律予以承认并使之继续发挥作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一九五六年的工资改革。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称制度受到冲击和耽搁。
1978-1983:
恢复职称评定,知识分子感到了被尊重的喜悦, 截止到1983年9月,全国职称评定工作整顿前,全国共有595万人获得技术职称和业务职称。
1984-1994:
全面整顿,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1986年中央决定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一次获得后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并要求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符合相应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聘任,受聘者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职期间领取专业技术职务工资。
1993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至此,职称作为一种制度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1994至今:
实行“双轨制”,改革越来越以人为本。
1994年2月,原劳动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通知》,在继续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同时,参照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逐步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标志着职称改革开始深化,进入“双轨制”阶段(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并行)。
内蒙古高级职称公示在哪里2021年
内蒙古自治区人社日前印发了《2021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安排意见》,其中明确,2021年全区职称改革将聚焦重点领域,发挥人才评价的先导作用,对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人才、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专业技术人才、非公有制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疫情防控一线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实施倾斜政策。
2021年工程师职称申报条件
1.助理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2.中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021年工程类职称专业分类如下:(助理、中级、高级)
1、 建工类:工民建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建设设计工程师、建筑施工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地质勘测工程师、建筑预算工程师、建筑管理工程师、道路与桥梁工程师、土木工程工程师、市政工程师、公路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土建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路桥工程师等。
2、 机械、自动化类 :机械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机电设备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铸造设计工程师、机械制造工程师、采矿工程师、机电一体化工程师等。
3、 装饰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建筑装饰工程师等。
4、 水暖、化工类: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师、消防水电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热处理工程师、暖通空调工程师、化工工程师等。
5、 建筑电气:电气工程师、电气设备工程师等。
6、 计算机、电子、通信:计算机工程师、电子仪表工程师、通信工程工程师、计算机及应用工程师、电子技术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师等。
7、 园林、园艺:农艺师、园艺师、园林设计工程师等。
8、 船舶、冷冻:船舶技术工程师、冷冻工程师等。
9、 经济师分类: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劳动工资、农业经济、运输经济、财税金融、统计师、审计师等。
10、会计师分类: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
2021年职称评审申报材料:
1.填写《职称评审表》一份;(认真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及相关培训工作经历)
2.身份-证复印件和学历毕业证复印件;相关荣誉证复印件;
3.近期2寸照片;
4.申报中级职称,高级职称需提供现有职称复印件;
5.期刊论文,继续教育;
技术人才们申报工程师职称时不仅对学历资历有一定要求,还需要写论文或技术总结,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基本上每个地区的工程师职称评审都要写,很多人因为不会写技术总结而未能成功申报,要如何写技术总结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业绩能力?不知道写哪些内容?如何写好一个完整的工作技术总结给评委会留下一个好印象。
技术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应围绕反映本人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本人的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的掌握、提高情况及出版或发表的著作、论文,本人所取得的主要专业工作业绩、成果及获奖情况,重点应说明所参与或承担的课题或项目、本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一般的撰写格式包括以下内容(供申报人参考):
一是简要介绍本人的基本情况:
姓名、出生年月、学历(含多个学历)、何时从事本专业工作、现职称取得的时间、目前的专业岗位等。
二是简明扼要地概述有关本人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总体履职、个人获得的荣誉、表彰等情况。
三是分层次重点叙述本人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经历)、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成果、专业理论水平及论文著作等情况:
内蒙古实行教师职称最早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教师实行职称评审制度,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具体全国各地的实施政策可能有所差别,有的是在80年代中期,有的是在80年代末期,具体年限已经很难记起来了。
内蒙古2021年农牧系统副高职称评审时间
内蒙古2021年农牧系统副高职称评审时间是2021年6月30日。
根据《2021年内蒙古全区职称改革工作安排意见》农牧系统副高职称评审时间原则上6月30日前完成组织申报工作内蒙古职称改革是哪一年,9月30日前完成评审和公示内蒙古职称改革是哪一年,12月31日前完成核准备案工作。职称评审不得跨年度进行。2021年自治区农牧业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已完成,通过人员名单已经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12月15日—2021年12月21日。
申报条件:
1、申报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高级工程师(农机、水产)内蒙古职称改革是哪一年的学历(学位)、资历条件和能力业绩条件,仍按照《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内人社发〔2015〕114号)文件执行。
2、申报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的学历、资历、专业理论水平、工作业绩成果要求按照《农业部、人事部关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学科技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1993农(人)字第52号)文件执行。
以上内容参考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职称评审材料申报工作的通知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