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哪
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81号。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222.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学校现有教职工2166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355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6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的46.3%,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的16.8%,具有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8%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有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120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
学校开设98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师范专业24个,职业教育师范专业20个,2021年招生专业71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
以上内容参考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成立于2009年6月16日,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其诞生地乌兰浩特与兴安盟行署共建单位。
经过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的不懈努力,办学质量已有根本性提高。
“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的成立,对兴安盟高等教育、兴安盟的发展都是具有里程碑作用的贡献。
中文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
简称
兴安学院
创办时间
2009年6月16日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特色
本科
快速
导航
学校概况办学条件教学合作设施建设学校贡献学校活动
历史沿革
办学历史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 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院校,是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历史风貌
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兴安盟师范学校始建于1952年,曾是全国唯一的民族师范学校,也是全国六所示范性重点中师学校之一。
学院由原兴安盟教育学院、师范学校、农牧学校、卫生学校、财经学校、交通技工学校、粮食干部培训学校七所院校整合而成,是一所集师范教育与高职教育于一身,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相衔接的高等职业院校。[1]
筹建过程
兴安盟是自治区人民 *** 诞生地,也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前身内蒙古师范学院的诞生地。
为了更好地完成自治区党委部署的帮扶任务,帮助隶属于北京中职北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职业技术学院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2006年7月12日,内蒙古师范大学与兴安盟行署和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共建兴安盟职业技术学院的协议》,并积极筹建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
内师大先后投入150多万元支持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并在专业建设、图书资料补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正式成立
2009年6月16日上午9时18分,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在草原红城宣告成立。
校园风光
它的成立填补了兴安盟全日制本科教育的空白,也填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的空白。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郭子明分别致信祝贺。
学校概况
地理位置
学院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 *** 成立的地方,素有“内蒙古延安”之美称。[1]
土地设备
学院现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3亿元,图书馆藏书5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元。[1]
校园冬景
学生规模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179人,其中本科生763人、专科生4846人、中专生570人。函授本、专科生646人。现有招生专业33个,涵盖教育、医药卫生、财经、电子信息、汽车、畜牧、旅游、建筑等文、理、农、工、医五大类专业领域。[1]
学生风采
机构设置
兴安学院机构设置
兴安学院设有党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和教学部门。每部门下分设各办公室和学院。[2]
办学条件
学科设置
我院招收计算机、旅游、学前教育和艺术设计等专业的高职类全日制本科生,学制4年,教学计划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指导下完成。为全日制本科层次学历教育,执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办学标准,发放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证。
共6张
学生作品
我院已制定了详细的办学方案,将选配更优秀教师授课,优先保障本科教学,并且每学期都将聘请师大教师上课。同时,要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对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优先办理进编手续;教材选用上和师范大学统一,以保证检验标准的统一。
师资力量
职工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工63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1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79人。
学院现内设10个党政管理部门,13个教学部门和2个教辅部门。[1]
优秀教师
丁秀荣——市级专业学科带头人
共2张
优秀教师
冯玉立——北方汽车工程学院机电高级讲师
李杰——北方汽车工程学院汽车电工高级讲师[3]
课程建设
学院现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个、精品课程10门。[1]
办学定位
立足兴安盟、服务内蒙古,面向东北地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兴安盟职业教育的龙头,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成人继续教育基地和地方社会事业名片。[1]
教学合作
高校合作
学院与国内外多家高校有着广泛的合作项目。与蒙古国东方省联合互派留学生,与俄罗斯海参崴国立经济大学、青岛北方对外教育交流学院开展了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同时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培训中心,每年承担各级各类培训任务近万人;2015年,自治区扶贫开发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在我院挂牌成立。学院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大力推行“双证书”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每年组织培训3000人次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先后成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摄影家协会函授学院等院校的函授基地。[1]
校企合作
学院注重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形成以学生就业需要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办学机制;深入贯彻“招生即招工”、“进校即进厂”、“学生即学徒”、“老师即师傅”、“毕业即就业”的新型学徒制教育理念;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先后与云豪投资(北京)有限公司、碧桂园凤凰酒店、大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山天池文化发展公司、杜美牧业养殖场等著名企业签约合作培养人才。[1]
共3张
实训场所
设施建设
住宿设施
学院本科生住宿6人/间,专科8人/间。宿舍内安装宽带网线,以方便学生上网学习。
校园建设
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迁建项目分为两期建设,总占地面积752089平方米。
共2张
校园操场
一期工程建设高等学院一座,其中包括学生教学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会堂、服务中心动力站、宿舍楼、食堂,总建筑面积为198043.56平方米。建设风雨操场、人工湖、道路、硬化、绿化、综合管沟、综合管网、化粪池、围墙、大门等配套基础设施。
二期工程建设速滑馆、赛马场、种植养殖基地、动物标本博物馆、建筑系室外实训场地等。
学校贡献
经过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的不懈努力,办学质量逐年提高。6年来,培养的本科生大部分在盟内就业。
“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对兴安盟高等职业教育、兴安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校活动
2016年5月27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马玉国亲临我院举行“兴安文化大讲堂”——“化学与生活”大讲座。[4]
马玉国教授
6月21日,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2016届艺术设计专业、兴安学院2016届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展,在学院艺术系展厅隆重开幕。李满春主任、杨安洁书记、孟庆林副书记等师生6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通拉嘎应邀出席了开模式。[5]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说
我要分享见解,
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哪所好?
辽宁师范大学更好一点。
一、师资对比
1、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学校有教职工2128人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其中专任教师135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16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5%,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68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7%。
2、辽宁师范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860人,专任教师113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近13000人,硕士、博士在校生近5700人。现有国务院 *** 特殊津贴获得者1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双聘”院士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30人、千人层次人选28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0人。
3、河北师范大学:学校有在职教职工2598人,其中专任教师1650人。在职教职工中,正高职人员419人,副高职人员97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225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17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22人。
二、科研成果对比
1、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校科研经费总额达6319万元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获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3项,资助经费3568万元。胡日查教授申报的“蒙古文《大藏经》文化价值体系研究”获准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了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宗教学科零的突破。资助蒙古国合作研究项目35项,资助经费296万元。
2、辽宁师范大学: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1445项;出版专著926部;发表论文8879篇,其中被SCI收录836篇,被EI、ISTP、SSCI等收录405篇;获授权专利42项;获得各项科研成果奖励558项。
3、河北师范大学:学校有17个科研机构,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河北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3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软科学基地1个,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共6个。
扩展资料
辽宁师范大学优点:
辽宁师范大学始建于1951年9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4月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7月,学校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黄河路、西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100亩,馆藏纸质图书149万余册,下设21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860人,专任教师113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近13000人,硕士、博士在校生近5400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内蒙古师范大学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学校占地面积3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馆藏图书220余万册,电子图书1600GB,长年购置的电子文献数据达9种,长期订阅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近14000种。学校下设22个职能处室,34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3个教研部。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03%,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43%,有博士生导师20名、硕士生导师544人;有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人才工程"共120人(次),享受 *** 津贴教师40人,荣获内蒙古杰出人才奖1人,乌兰夫基金奖1人。 学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28000余人,各类研究生37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6000余人,各类留学生300余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设61个本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5个,自治区精品课程42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校级重点学科37个。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112个,专业硕士8个,此外,还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成为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的高校。学校有科研机构66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基础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8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课题77项,省部级课题224项,厅局级课题260项,横向课题74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5600余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3647篇,出版学术专著 224部,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126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7项,申请专利14项,省部级以上鉴定成果60项。2011年,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初审通过增列的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和审核通过增列的6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已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其中,我校心理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艺术学、历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1个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自治区党委、 *** 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审时度势,深刻认识自身在自治区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观分析学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经过多次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明确提出了"以 *** 理论、' ***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外延发展为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努力把内蒙古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对大学的功能、使命和规律的理性认识逐渐深化,经过沉淀、凝练和升华,形成了"求真务实,育人至上"的办学理念,强化了"双学位教师教育和蒙汉兼通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15万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与美国、英国、荷兰、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家及国内一些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成立了蒙汉语留学生教育中心。先后聘请包括五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二百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 *** 教授。 目前,学校正以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抓机遇、求发展、创特色、上水平、建名校"的办学思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领导机构 党委领导
党委 书记 陈中永
党委副书记 杨一江、斯日古楞、傅永春
纪委 书记 傅永春
党委 委员 王希明、亚新、云炜恒、云国宏、阿拉腾巴特尔、格日乐图、韩猛
行政领导
校 长 杨一江
副 校 长 王希明、亚 新、云炜恒、照日格图、郑福田、云国宏
巡 视 员 刘新华
校长助理 阿拉腾巴特尔
校本部: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295号;
盛乐校区: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274637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8.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56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5亿元。馆藏图书204万余册,电子图书47万册,藏书中以蒙文图书和蒙古学图书资料丰富而独具特色,长期订阅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近14000种。 学校下设20个职能处室,21个二级学院,6个直属系、教研部。设有 *** 中心、学术期刊社和高等教育研究所。拥有图书馆2个,博物馆1个,附属中学2所,实验中学2所,实验幼儿园1所。学校编辑出版5个版本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蒙汉文哲社版、自然科学版及教育科学版),以及《语文学刊》、《作文导报》等刊物。
教职工 现有教职工2151人,其中专任教师133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的比例达到45.7%。有硕士生导师286人, *** 博士生导师8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人才工程”共121人(次),享受 *** 特殊津贴教师46人。 全日制本专科生24238人,全日制研究生1110人,成人教育学生10232人,留学生53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开设5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8大学科门类,有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21个。现有博士学位点和硕士学位点共131个,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有48个科研机构,其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为自治区重点开放实验室。
学校现有院系
教育科学学院 蒙古学学院 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旅游学院 法政学院 经济学院 音乐学院 体育学院 美术学院 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雕塑艺术研究院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传媒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田家炳教育书院 继续教育学院 青年政治学院 人民武装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科学史与科技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军事教研室 公共体育部 公共管理学院(筹) 鸿德学院 大学外语部编辑本段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该校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91部;发表论文6776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的论文337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255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6项。学校教师在荷兰进修期间在国际权威刊物《Nature》发表论文1篇。目前,学校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科学研究项目510项,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
盛乐校区(20张)编辑本段积累经验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自治区党委、 *** 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审时度势,深刻认识自身在自治区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观分析学校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经过多次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明确提出了办学指导思想,即以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对大学的功能、使命和规律的理性认识逐步深化,经过积淀、凝练和升华,形成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育人为本,人才强校,教学为主,协调发展,民族团结,艰苦奋斗”的办学理念和“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培养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毕业生8万余人,遍布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各地,历届毕业生中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刘纪远等众多杰出人才。编辑本段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往,与美国、荷兰、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家及国内一些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建立了蒙汉语留学生教育中心。先后聘请包括五
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
位两院院士在内的百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 *** 教授。编辑本段当前任务
当前,学校正在以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抓机遇,求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创特色,建名校”的办学思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编辑本段历任校长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任校领导一览表
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学生公寓管理中心
姓 名 性 别 民 族 职 务 任 职 时 间 左 智 男 汉 院 长 1951.7---1953.9 副院长 1957.2---1959.6 副书记、院长 1959.6---1967.2 郭以青 男 汉 书记兼院长 1955.11---1956.12 郝绍尧 男 汉 副院长 1954.8---1959.12 戈 瓦 男 蒙古 副院长 1954.8---1957.2 冀丕扬 男 汉 副院长 1954.8---1971 副院长 1978.11---1983 韩 明 男 汉 书记兼院长 1957.2---1959.6 书 记 1959.6---1961.3 特木尔巴根 男 蒙古 副书记 1957.7---1961.3 书 记 1961.3---1964.6 副书记、副院长 1979.2---1982.6 纪 之 男 汉 副院长 1959.5---1964.1 副书记 1962.2---1964.1 书 记 1964.1---1971 王 修 男 汉 副书记、副主任 1972.11---1973.8 书记、主任 1973.9---1981.12 王 炜 男 汉 副主任 1973.12---1978.6 高源涵 男 汉 副书记、副主任 1973.1---1978.3 图 和 男 蒙古 副书记、副主任 1973---1978.2 关 方 男 满 副主任 1975.1---1977.12 林 阳 男 汉 副院长 1978.11---1980.1 王建平 男 汉 副院长 1978.2---1983.9 岳正仁 男 汉 副院长 1978.2---1980.9 葛洪儒 男 汉 副院长 1978.2---1983 土木尔 男 蒙古 副院长 1978.6---1979.3 赛西娅 女 蒙古 副院长 1979.1---1983.4 马振铎 男 蒙古 书 记 1981.12---1983.3 沙 驼 男 鄂温克 副书记、院长 1981.12---1983.4 书 记 1983.4---1988.7 李向义 男 汉 副书记 1981.12---1983.3 刘献文 男 汉 副书记、副院长 1981.12---1982.6 窦伯菊 女 汉 副院长 1981.12---1983.4 副书记、校长 1983.4---1992.9 那音太 男 蒙古 副校长 1981.5---1991.3 新 思 男 达斡尔 副校长 1982.6---1989.1 敖特根 男 蒙古 副书记 1983.4---1983.10 白 音 男 蒙古 副校长 1983.9---1984.7 副书记 1984.7---1988.7 书 记 1988.7---1990.8 赵维章 男 汉 副校长 1983.9---1992.1 梁仲仁 女 汉 副书记 1984.7---1991.4 韩永久 男 蒙古 副书记 1990.2---1990.8 书 记 1990.8---1992.1 曹世明 男 汉 副校长 1991.4---1992.9 副书记、校长 1992.9---1998.5 杨效春 男 汉 副书记 1991.3---1995.8 副书记、校长 1998.5---2000.6 书 记 2000.6---2001.12 德力格尔 男 蒙古 副书记 1991.3---1995.8 呼格吉勒图 男 蒙古 书 记 1992.1---2000.6 陈 山 男 蒙古 副校长 1992.1---1995.8 乌汉格日勒 男 蒙古 副校长 1992.1---1995.8 副书记 1995.8---2000.6 申建中 男 汉 副校长 1992.9---1995.8 范 勇 男 汉 副书记 1995.8---1995.11 能乃扎布 男 蒙古 副校长 1995.8---1999.9 陈中永 男 蒙古 副校长 1995.8---2000.6 副书记、校长 2000.6---2006.4 初志壮 男 汉 副校长 1995.8---2006.4 刘丽华 女 汉 副书记 1997.3---2000.6 刘新华 男 汉 副校长 1997.3--- 亚 新 男 蒙古 副校长 1999.8--- 王占荣 男 汉 副书记 2000.6---2001.12 书 记 2001.12---2006-4 特木尔 男 蒙古 副书记 2000.6---2004 王希明 男 汉 副校长 2000.6--- 石忠文 男 汉 纪检委书记 2000.6---2005
斯日古楞男 蒙古 党委副书记 2004.3--- 照日格图 男 蒙古 副校长 2004.3--- 郑福田 男 汉 副校长 2004.3--- 赵丽娟 女 汉 纪检委书记 2005.4--- 陈中永 男 蒙古 书记 2006.4--- 杨一江 男 汉 校长 2006.4--- 云炜恒 男 蒙古 副校长 2006.4--- 傅永春 男 汉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7.5--- 云国宏 男 蒙古 副校长 2007.5---编辑本段鸿德学院
学院坐落于呼和浩特市区内机场路北侧,占地500多亩,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紧邻新建火车东站,是距离呼市 *** 、内蒙 *** 大楼最近的高等学府。学院自主拥有漂亮的教学楼、宿舍楼、餐厅、运动场地及休闲场所;建有多个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舞蹈室、钢琴室等;开辟多家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馆藏50多万册图书;现有教师298人,其中正教授占8%,副教授占30%,聘请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各国的外籍教师14名。学院现有办学条件能同时满足4500名在校生的各种教学与生活需求。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秉承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文化传统,依托其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着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 2008年之前鸿德学院是一所全日制高等专科院校,08年成为了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院校,首次列入学院招生计划的有英语、旅游管理、学前教育、工程管理、新闻学、艺术设计6个本科专业,共14个专业培养方向。学院在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就业推荐及毕业派遣等方面,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落实执行。新生入学即可依据国发[2007]13号文件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国家助学金贷款等高校助学政策。 学院将充分利用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高等教育优势,坚持以质量打品牌,以特色谋求发展,努力将学院办成国内同类高校中的一流的、以有效教学见长的新型大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编辑本段师资情况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校园文化教职工总数为294人,其中外聘教师109人、专职教师111人、行政后勤保卫人员55人、外籍教师19人。2009年度学院拟定教师 *** 计划48人,截止2009年年末,专职教师人数将曾到159人。从事教学之一线的教师绝大部分是近几年从各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经过学院的严格审定和考核,进行聘用。教师们在经历了专科段和本科段的教学实践,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受到学院广泛认可和学生的称赞,为我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内蒙古自治区民办高等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教师们除了进行教学研究和科研研究外,非师范类教师正在积极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定期举办的教育学、心理学考试,为早日获取大学教师资格证而努力。
内蒙古师范大学排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82名。
内蒙古师范大学(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内蒙古师大”,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 举办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是国家及自治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自治区民族雕塑研究中心、专业艺术创作基地、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是自治区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和全国八省区蒙古族体育人才、中国北方民族音乐人才、自治区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内蒙古师范大学师资力量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074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292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51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2%,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2%,具有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7%。
有博士生导师99人、硕士生导师1014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51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61人(次)、团队11个。
截至2020年3月,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7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内蒙古师范大学是几本?
内蒙古师范大学是一本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内蒙古师范大学简称“内蒙古师大”,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 举办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的普通一本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的高等学校。
学校是自治区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和全国八省区蒙古族体育人才、中国北方民族音乐人才、自治区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内蒙古师范大学规模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
内蒙古师范大学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3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4余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68万余册,下设27个教学机构,开设9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074人,其中专任教师1292人,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0100人、研究生4380人,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66人。
以上内容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公示:百度百科--内蒙古师范大学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