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英语取消了吗
虽然都在说2017年职称英语取消了,但是并不是完全取消,只是放宽了政策,不在统一要求而已,具体规定还是要看各省怎么说的。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陕西 《陕西正研究取消职称英语考试》,一看新闻标题,陕西群众可能心里一喜,也确实, 截至目前,陕西已落实国家清理取消的各类职业资格260项,职称古汉语、职称外语小语种和医古文考试7项职业资格都被取消;但文中表示对职称外语考试依然继续,不作统一要求并非取消了这项考试,只是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办法,譬如对中小学教师、全科医生,要建立适合他们职业特点的评价制度。
四川 新闻网发布的《职称外语开考 四川万人缺席》,应考人数近七万,缺考率达16.6%。缺考率之高前所未有。大家都以为《意见》发布表示评职称都不再要求外语和计算机了?错!四川省人社厅就此回应,不作统一要求,不代表都不做要求,而是要根据区域、层级、行业等情况进行区别对待。注意,区别对待。
河南 也发表《职称外语考试不搞“一刀切”》相关新闻,对此,河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已有13类人员可以免考相应职称外语,下一步,还将根据国家有关精神调整职称外语政策。噢哦,具备免考资格的可以乐一乐,不具备资格的,还是暂且老实备考吧。
再看 安徽 《3大类专业人员职称评定不需和职称英语挂钩》文中提到,安徽省在这方面已先行一步,很多人评职称不需要和职称外语挂钩了。但由于一些职业对外语水平有所要求,短期内不会全部取消。
内蒙古 《多类人员申报高级职称可不考职称英语》文中也表示对在旗县区、乡镇工作的应用型、技术型专业技术人员,其论文、科研,只作为职称评审的参考条件,不做硬性规定。从规定中看,对部分评职人员降低了要求。
重庆市 发布《重庆调整职称英语考试范围》中,对于《意见》改革,没有直接降低考试要求,只是针对免试范围进一步扩大化,算是另一种下放政策。
唯一值得庆贺的`赢家目前看只有 温州 一家,3月份温州商报发布《温州市内评职称不用考职称英语》明确规定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再作为职称申报必备条件。文中明确规定从2016年起,评中、高级职称系列,职称外语不再作为申报的必备条件,只作为晋升的参考要素。温州的群众就尽情的笑吧——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如何联系
一、办公室
负责厅机关会议组织、文稿起草、文电处理、档案、机要保密、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负责厅机关财务及直属事业单位的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国有资产管理;负责厅机关政务事务的协调和督察;组织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负责受理人民群众的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 *** 事项;负责综合治理、政务公开等机关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的规划建设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13125 0471-6944513
办公 *** :0471-6610336
二、人事处
负责本厅、公务员局和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事管理等工作;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44556 0471-6944922
办公 *** :0471-6945991
三、政策研究和宣传处
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研究及科研课题研究,牵头组织重大政策和综合性问题的调研;承担重要文稿起草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闻宣传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266190 0471-6946409
办公 *** :0471-6967832
四、法规处
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监督检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承办相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承担相关普法、法律咨询及有关法律事务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46875 0471-6944617
办公 *** :0471-6944976
五、规划财务处
编制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牵头组织实施;起草人力资源开发、就业、社会保障基金(资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组织编制人力资源开发、就业、社会保障基金(资金)预决算;承担有关信息规划和统计管理工作;组织发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工作信息与情况通报;承担有关国际援贷款项目管理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45260 0471-6944075
办公 *** :0471-6945797
六、就业促进处
研究提出全区就业规划和年度计划;承担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推进劳动者平等就业、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政策、规划、标准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涉及职工安置权益保障的政策,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拟订失业保险费率确定办法、基金征缴规章、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拟订失业保险金稽核规则并组织实施;参与制定专项就业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使用管理办法;承担自治区就业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18887 0471-6611651
办公 *** :0471-6610900
七、人力资源市场处
拟订并组织实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政策和规划,指导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拟订国(境)外、区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准入管理制度;依法指导、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依法审批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置;负责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发布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46080 0471-6946865
办公 *** :0471-6946865
八、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拟订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办法,并组织指导实施;承担职称改革和组织指导评审工作,推行专业技术执业资格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统筹拟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承担享受 *** 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负责留学人员回国安置;负责非教育系统出国留学人员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申报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工作;参与制定全区人才开发基金使用管理办法。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613165 0471-6283951
办公 *** :0471-6946607
九、军官转业安置处
拟订全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培训政策和安置计划;指导全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承担自治区本级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培训工作;组织拟订部分困难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拟订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办法;参与制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承担自治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37239 0471-6924920
办公 *** :0471-6925698
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拟订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政策以及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并组织实施;按照管理权限,承办区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 *** 、调任(配)等人事管理事宜,按规定承办中央驻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14907 0471-6944911
办公 *** :0471-6944911
十一、工资福利处
拟订并组织实施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分配、福利和离退休政策;拟订地区津贴和岗位津贴发放办法;负责编制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年度工资总量计划;负责编制自治区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计划、工资基金管理工作;负责自治区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审核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64495 0471-6966796
办公 *** :0471-6611940
十二、人才开发处
拟订人才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拟订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政策;参与制定相关人才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承担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项目的组织实施。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18369 0471-6965638
办公 *** :0471-6946229
十三、职业能力建设处
拟订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政策、规划并指导实施;拟订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规则,完善职业技能资格制度;指导实施职业分类、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参与制定职业能力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负责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审批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资质审核。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67106 0471-6944622
办公 *** :0471-6613983
十四、劳动关系处
贯彻执行劳动关系政策;拟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的规范性意见;提出企业职工工资宏观调控和正常增长机制意见;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和企业负责人工资收入分配;指导劳动标准制订工作;落实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611136 0471-6968863
办公 *** :0471-6945364
十五、养老保险处
统筹拟订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及其补充养老保险政策,逐步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完善全区企业职工退休政策;拟订全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划和标准;参与制定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办法;拟订全区养老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制度;拟订全区基本养老保险费率。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44941 0471-6944624
办公 *** :0471-6944624
十六、医疗保险处
统筹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政策、规划和标准;拟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含城镇职工和居民)、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拟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资格审核认定及管理办法;监督、指导全区城镇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和管理办法。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46869 0471-6944624
办公 *** :0471-6610125
十七、工伤保险处
拟订工伤保险政策、规划和标准;完善工伤预防、认定和康复政策;组织拟订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组织拟订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康复机构、残疾辅助器具安装机构的资格标准;参与制定自治区储备基金的使用管理办法。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45992 0471-6945051
办公 *** :0471-6944634
十八、农村牧区社会保险处
拟订农牧区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牧民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划和标准;参与拟订农牧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拟订征地方案中有关被征地农牧民社会保障措施的审核办法。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610952 0471-6964880
办公 *** :0471-6946157
十九、审计监督处
拟订人力资源开发、就业、社会保险基金(资金)审计监督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依法审计监督人力资源开发、就业、社会保险基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基金(资金)监督举报系统,受理投诉举报,组织查处基金管理的违纪案件;负责厅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280353 0471-6944958
办公 *** :0471-6945224
二十、调解仲裁管理处
拟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的实施规范,指导监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指导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工作;依法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协调处理区内重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62909 0471-6945329
办公 *** :0471-6945298
二十一、劳动监察局
拟订劳动监察工作制度;组织实施劳动监察,依法查处和督办重大案件;协调劳动者 *** 工作,组织处理有关突发事件;指导全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承担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督检查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45170 0471-6944443
办公 *** :0471-6946445
二十二、外国专家局
拟订自治区引进国(境)外人才和智力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根据规定,负责全区有关部门(单位)聘请外国专家的资格审批和来区工作的外国专家的管理;负责国家和自治区重点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和引智成果推广项目的组织实施、成果评估推广;参与制定引智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负责自治区出国(境)培训年度计划管理和出国(境)培训项目申报;承担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65548 0471-9644635
办公 *** :0471-6968544
二十三、机关党委
负责本厅、公务员局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44619 0471-6946887
办公 *** :0471-6946010
二十四、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负责本厅、公务员局离退休人员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611105 0471-6613350
办公 *** :0471-6613350
二十五、纪检、监察室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44603 0471-6913124
办公 *** :0471-6913124
二十六、公务员局
联系方式:
负责人 *** :0471-6952885 0471-6611597
办公 *** :0471-6266092
内蒙古2021年职称评定是什么?
内蒙古2021年职称评定是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导向,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实际贡献。
各单位在开展职称评审时,要体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精神,克服“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等倾向。继续设置论文条件的系列(专业),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业绩贡献及作品创作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人员范围盟市及以上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评定自治区高校、党校、社科、卫生、农牧林业科研、会计、经济、统计、审计、新闻、出版、档案、图书、文博系列副高级以上职称、正高级工程师职称。不再将论文作为限制性条件的系列(专业),侧重考察实际工作业绩。
职称评定的注意:
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替代论文要求。其人员范围是:上述人员范围以外的系列高级及以上职称;各系列中级及以下职称;在旗县(市、区)及以下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实行面试答辩、量化评审。中小学教师职称采取讲课说课、面试答辩、量化评审、专家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自主评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行面试答辩、量化评审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以上内容参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 -内蒙古对2021年职称改革工作进行安
辅警前途如何?
内蒙古新闻职称改革我1995年在派出所当过一段时间合同制民警,相当于现在的辅警,我来讲一下当年我们那些兄弟们前途最后怎么样了。
那年,我被抽调到辖区派出所当联防队员,当时治安不是很好,正式民警有限,都是从各单位抽人到派出所帮忙,这些人 *** 警服,只是发个红袖章,上面印着“治安联防”四个字。我当时年轻,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在民警带领下巡逻、蹲守、抓捕,忙的不亦乐乎,多次受到所领导表扬,深得大家好评。
有一天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所里有两个合同民警的指标,问我想不想干。合同警可以穿警服,执行任务时可以持公用持枪证携带枪支,而且有一定的几率转成正式民警,这对于我这个从小都有“警察梦”的人来说诱惑太大了。
我拿着申请表,回原单位和领导商量。领导考虑问题全面,人也特好,说这边工作不能丢,合同警还属于临时性质,别到最后丢了西瓜也没捡着芝麻。几个领导一合计,决定想去干可以,原单位工资福利停发,档案关系保留,可以随时回来上班。
我填了表,和十几个兄弟们到警校培训了半个月,就正式上岗了。当时工资好像定的一月230元,不算高,正式警也才四五百元,差距不是很大。每天工作是早出晚归,年龄小,也觉不出什么苦啊累啊,就想着好好干,有机会能转正就行。
后来有个亲戚是机关的伙计说,合同警转正难着哩,没有突出业绩简直是白日做梦,每年警校毕业生都安排不完,还能想起咱们?内蒙古新闻职称改革他的一席话好像当头给我浇了一盆冷水,让我的信心彻底瓦解,工作态度也没以前积极了。
三年后的一天,原单位管人事的来所里找我,说上面有文件,不允许在单位挂名而不在岗,让我或者回去上班,或者把档案转到公安局。转公安局?根本不可能,和家里人商量,都觉得在派出所还是属于临时性质的,工资太低,不足以养家,权衡利弊,还是单位保险一些,能享受到各种福利,工作稳定,收入多,下定决心,回单位。
我走了之后,又有几个合同警也走了,内蒙古新闻职称改革他们有的招工进了厂矿,有的进了事业单位,还有的做起了生意,混得风生水起。剩下的几个据说年龄大了,不适合在一线干了, 去了后勤,后来也慢慢都走了。
现在辅警的工资也不高,交完保险也没多少了,年青人根本不够花。有很多还属于劳务派遣性质,让人感觉心里没底,虽然前段时间新闻上说可以从优秀辅警里面进行选拔人才,充实到正式警队伍里,可哪有那么多名额了,觉得就是“凤毛麟角”。
人生总要有个目标,如果真的喜欢干,完全可以,把辅警当一项事业干,坚持不懈,努力工作,是金子总有发光的那一天。
我是,目前在云南省体制内单位负责政治工作,辅警队伍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关于您提问“辅警前途如何”的问题,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您内蒙古新闻职称改革:“辅警是有前途的,但是取决于您自己的努力”。
一、辅警队伍现状
以您提问的辅警为例,他们主要负责协助正式民警开展警务工作,具体来说:是开展巡逻、打击违法犯罪等活动,工作强度和承受的压力都很大。
二、辅警队伍的待遇
对于辅警来说,行政编、事业编、工勤编享受五险一金、而辅警只有五险;辅警是不享受加班费、公车补助、岗位津贴的,也就是说只有工资。当然,如果工作中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二等功的,分别有5000元、10000元的经济奖励。
三、辅警队伍的未来
(1)辅警可转为正式民警。
关于辅警的身份问题,在2020年的工作会议上,上级领导已经明确提出:辅警工作成绩突出,可解决身份问题。这是好消息,虽然转正从严,但是为以后的辅警转正提供了政策支持,极大鼓舞了辅警工作积极性。
(2)辅警经历为下步公务员招考打好基础。
拿辅警小芳来说,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来我们单位干辅警,一方面解决了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她自己利用执勤间隙主动学习业务知识,为参加公务员考试做准备。
辅警经历,对小芳来说,是一个记忆加深、知识拓展的学习过程,为其下步公务员考试有很大帮助。
(3)辅警经历帮助辅警更易融入 社会 。
我们辅警队伍中,有不少家里是做生意的。谈及为什么当辅警,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扩大人脉圈子:练习口才情商;提升形象本领。确实,辅警是有一套严格的训练、管理标准的。从外在来说,辅警经历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形象;从内在来说,辅警不同程度会与多元化的人群接触, 情感 更丰富、处置问题的方式更全面,更有利于个人适应 社会 。这对,以后的创业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 @职场取经阁 认为,辅警工作是很有前途的,不论您是打算在辅警队伍长期干下去,还是以后辞职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划重点,未来是需要您努力的,如果您仅仅把辅警当作混饭碗的工作,肯定只能做到养家糊口;如果您把辅警当作平台,您的未来一定可期。
辅警的前途,目前只参考一份文件,那就是《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
关于这份文件,我其实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王建沂,我记得他好像是政协的人,他在2015年的时候写过一份提案,内容大致是:尽快制定专门法律,明确辅警的法律地位和岗位职责,完善职业保障,增强辅警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这份提案提了没多久,就变成了议案,然后就成了深改组部署的重大改革项目之一,辅警改革就是当年深改组部署的重大改革项目之一。
不过呢,严格的说,《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不能算是法律,它是一种指导性文件,没有强制约束力。单从《意见》来看,辅警是没有前途的,因为意见把辅警的工作定义为辅助性岗位,然而实际上,是不是辅助性岗位,也很少有人去调研……
是不是辅助性岗位,不是凭一张嘴说了算,而是要真正的下去调研,获得相应的有说服力的事实。
所以说,如果辅警想要有前途,就像2015年王建沂说的那样,必须从法律的层面去明确下来,这样才有约束力。
为什么没有从法律的层面明确下来呢?是因为世界变化太快,不能一下子去定一个法律。当然,对于现有的辅警来说,唯一能够盼望的,就是相关法律的出台。
辅警作为编外人员,做着又脏又累的活,与正式警察相比待遇上的差距却非常巨大,不管是工资、福利还是 社会 地位。我每天上下班都可以看到红绿灯旁边穿着制服指挥交通的警察,他们的臂章上都是“协警”两个大字,不管风吹日晒非常辛苦,可以说辅警为整个 社会 的稳定和人民幸福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什么是辅警
辅警是一个简称,全称应该为警务辅助工作人员。辅警由 *** 出资,相关部门经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等程序之后,招录并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在相关部门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人员。辅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警力不足、又缺少编制的问题。有人认为辅警只是公安机关的警务辅助人员,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司法部门,铁路公安、林业公安等部门,经过批准之后,也可以聘请辅警。
【2】辅警的工资待遇
辅警不属于正式在编人员,因此国家或省级层面,没有就辅警的管理以及工资福利等方面制定政策。辅警主要是地方 *** 批准招录的,工资福利也由地方 *** 按照有关政策进行发放。按照不同地域的经济状况不同,所以各个地区的辅警待遇不同,但是大多数辅警比普通的临聘人员的工作相对要高一点。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辅警的工资待遇大多在2500-3500这个水平左右,部分好的岗位或地区会达到四五千甚至是7000元-8000元的水平。
【3】辅警的发展前景
总体上来说辅警仍属于临聘人员范围,临聘人员在行政级别上面,没有什么上升途径,但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工资福利待遇会有所增加。但是随着这支队伍人数的增加,管理的逐步规范,有些地方为辅警上升预留了一定空间。例如,有的地方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有部分岗位专门针对在职辅警;有的地方规定,辅警工作达到一定年限,为其解决事业编制等。
山东、新疆、甘肃等地,从事业人员连人带编招收并使用事业警察。人民警察使用的是政法专项编制,使用普通事业编制的警察,依然是辅助执法身份。这类人员和合同制辅警一样,同样存在身份和待遇差别问题。此次机构改革中,这类人员改变身份的可能性更大。行政执法类机构综合改革,依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新《公务员法》保留了“行政执法公务员”的概念和做法,如果能将事业编制辅警人员纳入行政执法公务员改革,既能解决这些人员的执法资格问题,又能解决这类人员因使用事业编制不能登记公务员的问题,同时又缓解了基层政法专项编制不足的问题。
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司长盛桂英曾明确表态,特别优秀的辅警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按照国家政策给予适当照顾。根据可靠消息,公安部已委托四川省进行先期调研试点,广东省也将会逐步推开。配套制度一旦落地,辅警将会成为人民警察招录的又一重要来源,为人民警察提供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辅警报考将由 社会 竞争转化为内部竞争,无疑大大降低了公务员考试的难度。这正是辅警的含金量所在!
综上,当今时代做辅警有没有前途,从政策上来看形势不错,从 社会 地位看在稳步提高,从 社会 保障来看在慢慢健全。但是真正的前途还是把握在自己手中,守株待兔肯定不行,要多学习多看书,公务员凡进必考,在任何岗位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有警察梦的话,还是努力学习参加公务员考试,即便去做辅警也只能作为一个短期跳板,通过政策的变化拥有编制的希望是渺茫的,还不如靠自己的真本事。
四川华图教育公职考试网(微信号:nc_huatu)我了解到,有一种职业叫辅警,或者叫做警务辅助人员,一般又分为勤务辅警岗位,专业技术文职辅警岗位,人事管理辅警岗位等职位。但是,无论是从事哪个岗位,都无可不免的被称为“临聘人员”,换种说法叫做“临时工”。
虽然警服穿在身,干着除暴安良,保障人们生活平安的工作。但是,从事辅警工作的朋友往往需要面对辅警工作的三大困惑:之一,无编制,没有执法权;第二,工资待遇普遍比较低,薪水和地方重视程度成正比,一般说来正式警察收入是辅警的2到3倍; 第三,被称为“临时工”,“背锅侠”。
辅警月入过万是真的
辅警工资低,一般是相对于正式警察来说的。由于辅警工资待遇没有一个全国的标准,各地工资收入差异较大。
先说低的部分地级市下辖区县,工资2000多(含社保),拿到手的工资或许会低于2000.再来说稍微高一点的,比如发达地区的,2017广东增城区公安分局辅警工资福利待遇:辅警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工作绩效挂钩,实行阶梯式工资福利待遇,含“五险一金”,合计工资福利待遇年薪平均约6万元。也就是说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
再来看看高收入的辅警,月收入8000元,甚至接近万元的。
阿拉山口市2017年11月招辅警,工资待遇为7000~8000元,而且提供食宿。
工作中的辅警
2018新疆昌吉市公安便民警务站 *** 警务辅助人员1000名,为聘用人员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并提供住宿。工资待遇每月8290元(按大专学历测算),学历不同工资标准不同,工资待遇包含基础工资、维稳津贴、伙食补贴、绩效奖、单位及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如果是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月收入过万也是可能的。
2018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公安分局 *** 巡防队员,工资待遇按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工资标准执行,每月实拿7000元以上,缴纳"五险一金",免费提供住宿,享受误餐补助,年收入10万元以上。工作1年以上可解决本地城镇户口,与公安局签定合同,三年一签。
工作中的辅警
辅警转正的四种方式
之一,参加专门的招警考试,政法干警考试。根据省份不同,每年一到二次。第二,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一次。第三,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根据省份不同,每年一到二次。第四,特大立功表现,破格转正。举个栗子:某地这去年冬天有一个协警转正的,身中十多刀抓住一个某邪教分子,光荣的转正了!
随着辅警职业通道打开,辅警也将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执行,禄丰县通过培训考试等方式,提升辅警能力,筛选出优秀的辅警。通过警衔的配置:设置了三级警士,二级警士,一级警士,三级警长,二级警长,一级警长;相应享受相应的岗位和警衔津贴待遇,对辅警职业发展通道打开,奠定了基础,让辅警也能有上升空间:
辅警的前途如何,我认为在全国公安改革的大背景下,前途还是不错的,举我工作的内蒙古来说吧
1、辅警的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部分盟市,如乌兰察布市,今天(2020年1月2日)就官宣辅警改革,实行辅警的层级管理制度,分为行政事业辅警和劳动合同辅警,从制度上明确辅警的身份和工作职责,定出层级和晋升的条件。
2、最重要的身份明确之后,便是薪酬了,据我了解内蒙古的辅警目前工作待遇不一,我工作的首府呼和浩特,辅警更高的4580元,相对低一些的是3100元。但是都已经是明确的薪酬标准,列入 *** 的财政保障,而且缴纳五险,另据可靠消息,下一步要对辅警全部缴纳住房公积金。这样一来,相对正式民警,辅警的在收入上的差距就会逐步的减少。
3、随着辅警队伍的进一步扩大,势必下一步会出台更加明确的制度和相应的地方配套制度,如辅警的工作补贴、值班执勤补助、加班补助等等,面对当前的形式只有越来越好,不会扔下不管的。
4、还有一个就是,会从省一级拿出部分政法专项编制用于优秀的辅警转为正式民警,这一条也是明确的,只不过是没有实际的操作过。
综上,在没有更好的工作的前提下,作为辅警也是不错。
没前途,但可以干
辅警也分很多种也分单位,各市局!治安局,看守所,拘留所,指挥中心,刑警大队,反恐大队,治安大队,消防大队,交警大队,派出所,机关单位等等
1.现在街面上执勤的大部分都是辅警,抓嫌疑犯才没人管你是不是正式的
2.如果说把这个当成一份长期的事业的话我觉得没必要,毕竟挣得一点钱也不够养家糊口呢
3.如果想短期体验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4.前途?一点没有,就是的临时工,合同制又能怎么样,吃的又不是国家财政
5.外快,油水,扫黑除恶攻坚战三年,打击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6.有好的工作千万别干辅警浪费时间
总之如果你年轻想去体验下,没有问题的,就当积累 社会 经验,干过之后,你看很多事物的心态也会和一般人不一样。
但有一点就是,干的久了,除了基层派出所,其他单位会让你变得非常懒惰!很真实
所以这些你都想清楚了,再决定。不然一入江湖深似海……
每个省市的辅警待遇不一样!
市公安机关应当合理设置各层级辅警职数和任职条件。
据此可知,辅警和人民警察类似,可以根据年限、学历和工作表现逐级晋升,级别和工资待遇相挂钩,彻底打破此前协警发展“天花板”问题及“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管理难题,从而激发辅警内在的工作动力。
深圳协警与辅警的区别
深圳协警是依据《深圳市保安服务管理办法》,由保安公司自行聘请后,派遣到公安机关开展协助工作性质的人员。据此可知,协警的归属为保安公司,协警和保安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待遇均由保安公司负责,且没有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权。
根据《深圳辅警条例》有关规定,深圳辅警由公安机关统一 *** ,具有法定职责的非人民警察身份的工作人员。辅警的员额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核定,市人社局负责辅警的招录指导,市区财政部门负责辅警的工资福利等经费保障,市公安局负责辅警的 *** 录用及日常管理。
发展前途
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司长盛桂英曾明确表态,特别优秀的辅警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按照国家政策给予适当照顾。根据可靠消息,公安部已委托四川省进行先期调研试点,广东省也将会逐步推开。配套制度一旦落地,辅警将会成为人民警察招录的又一重要来源,为人民警察提供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辅警报考将由 社会 竞争转化为内部竞争,无疑大大降低了公务员考试的难度。这正是辅警的含金量所在!
上班时间:9:00-11:30,14:00-17:30
食堂:包早、中、晚三餐,早上有鸡蛋酸奶、中午有饭后水果。
住宿:辅警都是本地人,基本上回家住,一两个外地的或者家很远的可以住所里,民警一间宿舍三张床 ,辅警宿舍只有单独一个房间,房间里几十张上下铺,可以塞三十个人左右在里面睡。
一般都是前台接处警的特勤,晚上值班会在宿舍休息,或者第二天有什么安保任务之类的需要凌晨起床,大家会在里面将就一下。 以上都针对男辅警、女辅警没有宿舍,都是回家睡。
合同: 不管你是尊贵的关系户,还是通过市局、分局统一 *** 进来的,通通和保安公司签合同,工资也是保安公司给你发。
福利待遇: 没有福利待遇。 过节会给你发300过节费,年终奖每人2000。中秋节会给你发一盒冠生园的小月饼。夏天给你发两箱脉动 一个洗漱包,洗漱包里面会有一个牙刷牙膏 肥皂花露水。
工作内容: 分不同岗位的辅警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就我之前带的派出所辅警分为两种:治安辅助、勤务辅助
治安辅助: 工资2930,内勤偏多,永远没有加班费,加班也是义务加班,一般都是家里不差钱的大姐生完孩子干的,在户籍窗口办办业务、12345办公室处理投诉、在案管室录录卷宗、在一楼跟着社区民警搞搞网格……real轻松……
勤务辅助: 工资3600,加上加班费有时候能拿到4000,说白了就是你们在外面看到的特勤,跟着出去接处警的,或者给领导开车的。平时上一休三,不上班的那两天有时候需要在所备勤,也不是完全让你回家休息。
还有一部分勤务辅助是搞图侦的,跟着刑警搞研判什么的,偶尔装装监控修修电脑,还有一部分是审讯室看人,带犯人采集一些信息,看住他们怕他们不老实。
题主问辅警前途怎么样,这个问题显而易见。总结起来就是:工资太低,前途无望,福利跟不上,晋升不用提,工作累成狗。具体情况看我以下分析。
01
工资太低,福利跟不上。
就以我们县城里的辅警来说,他们每个月的工资基本上是在1500~1600之间。管吃管住,有时候还发几套衣服。他们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周末节假日全部轮班。就这工资单位还不给交五险一金。因此他们有时候负面情绪非常大。找领导解决问题,领导也是一拖再拖,说辅警正在改革,让他们再等一等。
02
前途无望,晋升困难。
对于辅警来说前途几乎是没有的。 尽管我国一直在提附近改革附近改革,但是改来改去职称,待遇,还是辅警的一套。这一点没法彻底改变,更没法喝,正式编制的公务员警察相比。要非要说有晋升的话,那就只能在他们那个队伍里头有个中队长,或者大队长。在往上就无可能。我看现在附近改革是这样改的,按一级二级三级往上升,生的只是附近内部的改革,待遇呢也会有相应的提升,但是不会提多少。
03
钱少工作多。
尽管现在一直在强化辅警的工作规范。但是辅警要承担的工作内容非常多,而且很杂。除了正常的勤务,值班,出警之外他们还要承担看管打扫杂事安保等等各种杂活,单位有什么活动,他们得充当人数。杂活都是他的。总之凡事能想到的活,没人干的活,都是归附近,由他们来完成,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但是工资这一块丝毫不变,丝毫没有提升。
04
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不要来做辅警。
我县每年的辅警流动量非常大,我们县以前大概有100来号人的辅警,到现在只剩下50来号人,就这50来号,人也在不断的流失,招录难,管理难是目前存在的问题。留不住人,保障跟不上,工资跟不上,甚至辅警在受伤,受到委屈之后相应的安抚都跟不上。因此如果你有更好的出路,就不要来做辅警。
以上是我对辅警的看法和观点,肯定有不到之处,如果是你要来做辅警,还是根据你家庭的条件,你自身的条件再考虑是否要来做这个行业。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呢?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一本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位于内蒙古东部通辽市,是一所综合型民族大学,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 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入选中国 ***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系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 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也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经过63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9万余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3314亩,校舍建筑面积41.5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9万余册。
学校设有23个教学单位、8个教辅单位、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9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省部级重点和重点培育学科16个。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134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1287人、普通专科学生202人、硕士研究生1989人、博士研究生24人、成人本专科生497人,留学生135人。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务实办学、创新办学、开放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专业6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29门,优质精品课程3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9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39项,国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学成果奖12项。
获得荣誉
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14年附属医院和蒙医药学院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学校被评为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优秀单位。2021年,学校以优秀等次通过自治区直属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评估验收。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961人,其中专任教师119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8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3人。另有附属医院职工1894人,其中医生569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09人。在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学校实施了“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46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2名、国家杰青1名;实施“科尔沁学者”计划,评选十届“科尔沁学者”共441人次;实施了“示范课教师计划”,已评选四届38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团队10个,内蒙古自治区名师13名,自治区教坛新秀5名。
双聘院士:王红阳(中国工程院院士)、阎锡蕴(中国科学院士)、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级教学团队:世界史教学团队.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设有27个教学单位、6个教辅单位、1个附属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4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有内蒙古自治区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2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精品课程41门,校级精品课程37门。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药物制剂、农学.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蒙授)、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与实践》 ,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29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涵盖了7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16个。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史、作物学、草学、临床医学、中国语言文学 、物理学、蒙药学、蒙西医结合医学、化学、兽医学、教育学、世界史、数学、生物学、中医学。
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临床医学硕士、中药学硕士、法律、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兽医、护理、艺术。
科研机构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其中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点培育实验室1个、自治区发改委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个,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1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研究基地5个,71个校级研究所。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
国家发改委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蒙药研发工程实验室。
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蒙医药研发工程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肉牛疾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乳源性致病菌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药心脑血管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毒物监控及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纳米碳材料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天然产物化学及功能分子合成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蓖麻育种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内蒙古高校毒物与动物疾病监控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药研发工程实验室。
内蒙古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研发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计划、蒙药研发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蒙药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团队。
内蒙古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蓖麻产业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科研成果
项目承担
内蒙古高校科学研究项目23个,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个,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个,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科研资助项目1个,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工程项目5个,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5个,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课题4个,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4个,自治区高校科技英才支持计划3个,自治区财政厅决策咨询研究课题1个。
论文发表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被SCI、EI、CPCI检索论文760篇。2016年,全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1365篇,被SCI收录102篇,EI收录29篇;获授权专利7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5项。
科研获奖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各类科研奖励47项。2016年,学校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1项,其中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1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4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有馆藏图书158万册,中蒙文古籍14 000余册,中外文报刊3000余种,中文外数据库近30个,形成以蒙古学及科尔沁文化研究文献、蒙医药学文献、地方志文献为特色的、多学科、多层次、多载体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是中国 ***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与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农业大学、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美国杰克逊威尔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日本上越教育大学、韩国江原大学等28所国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与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在蒙古国共建了蒙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蒙药制药厂、合作国际蒙医医院和蒙药联合研究中心。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培养单位,开设“ISEC”项目专业3个。与美国托马斯大学开展了护理学本科专业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评论已关闭!